「膝蓋退化要吃維骨力保養」在電視廣告強力推播之下,維骨力、葡萄糖胺曾經在街頭巷尾流行過一段時間,曾幾何時漸漸的已無人討論,反倒是膠原蛋白有掘起之勢。
膝蓋痛、骨骼受傷,吃膠原蛋白真的有幫助嗎?
網路文章眾說紛云,並且也有人對膠原蛋白持反對意見,譬如「膠原蛋白吃進胃裡也是被分解成胺基酸而已」。
然而事實上真是這樣嗎?拜科學所賜,關於膠原蛋白與膝關節、骨骼相關的研究已有不少文獻可供查閱,結論是吃膠原蛋白對膝關節保養,以及修復受損骨骼是有幫助的哦。
但是保養不能單靠吃,俗話說要吃就要動真是至理名言,除了補充膠原蛋白守護關節之外還要配合適當的運動來維持肌力,才能減少關節受力磨損,保護好膝蓋哦。

研究證實膠原蛋白能修復受損骨骼
台灣還是有優質廠商肯擔負研發責任,令人欣慰,像是有生技公司產出了膠原蛋白對骨骼具修復效果的研究,從研究結果來看是正向的。
科學研究告訴我們,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蛋白質是膠原蛋白,它約占人體重量的6%,並且分布位置遍及全身各個組織器官,如:皮膚、眼睛、關節、指甲、頭髮、牙齦、骨骼…等,尤其在人體的皮膚和結締組織中,更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。 想瞭解更詳細請看這篇「2022營養師教你認識什麼是膠原蛋白,吃膠原蛋白有什麼好處」。
研究顯示膠原蛋白能改善關節機能
食品與農業科學期刊
食品與農業科學期刊(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)的臨床研究發表A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, randomised,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agen peptide on osteoarthritis顯示,針對關節炎患者,每日服用水解膠原蛋白,可以有效改善關節炎指數,以及降低疼痛。
國際運動醫學期刊
一篇發表於國際運動醫學期刊(Int. J. Sport Med)的研究以雙盲方式進行,研究100位平均62歲的老年病患,持續觀察1~6個月。一組老人每天吃10克的水解膠原蛋白,另一組只給予安慰劑,記錄慢性關節功能退化之程度。
結果顯示吃水解膠原蛋白的那一組,體內有明顯很高的羥基脯胺酸 (hydroxyproline,Hyp)含量(膠原蛋白的成分之一)。並且相較對照組可清楚發現,有吃水解膠原蛋白的人,其關節機能不論在彎曲、伸展、旋轉能力上都有很明顯的改善。
羥基脯胺酸
膠原蛋白含有特別高的羥基脯胺酸這種特殊胺基酸,所以如果有廠商能夠清楚說明其產品含有多少羥基脯胺酸,也可以當作選擇膠原蛋白的指標。
研究顯示膠原蛋白能維持身體彈性
膠原蛋白是一種大型且組織錯縱複雜的蛋白質,以三股螺旋的型態纏繞成很長的纖維,具備很好的彈性,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張有彈力的繩子,人體需要彈性的器官就需要有膠原蛋白的存在。

更詳細的說明在「2022新知膠原蛋白怎麼組成,為什麼膠原蛋白在人體內會流失?」
這麼說起來就很明瞭了,人體內的器官大多需要彈性,也就能說明為什麼人體全身上下都有膠原蛋白的蹤跡。
- 皮膚需要豐富的膠原蛋白存在真皮中,肌膚才會澎潤有彈性。
- 關節裡面包含軟骨,有大量膠原蛋白的關節軟骨才能讓使關節順利延展、轉動。
- 骨骼除了鈣之外也需要膠原蛋白,就像鋼筋與水泥,剛硬之餘需要彈性,否則容易脆裂,膠原蛋白與鈣形成的複合結構,讓骨頭既堅強又有韌性。
要特別選擇二型膠原蛋白?
時下流行的膠原蛋白原料來源主要為牛、豬、魚,牛豬主要是取其皮或軟硬骨,魚主要是取魚皮、魚鱗。
在膠原蛋白原料的選擇上也要特別注意,不論是動植物原料,都可能有汙染性問題,牛隻可能有狂牛病;豬隻要注意非洲豬瘟;魚則是水中的汙染物如重金屬,那麼要如何避免這些問題?選擇具可信賴與能提供完整檢驗證明的廠商較為安心。
市面上有些膠原蛋白產品宣稱第二型其實沒太大意義,承前所述,膠原蛋白原本的分子量這麼大,雖然按結構分類可以分成許多型,但是原料在分解過程中已經被分割成更小分子量的小分子,早已失去它原本的樣子,所以標榜第幾型膠原蛋白其實沒有意義。
打破迷思:膠原蛋白吃到胃裡就被分解了,哪有效
膠原蛋白最常被人質疑吃到肚子裡就被胃酸分解,只剩胺基酸而已,根本沒效。然而真的是這樣嗎?
1.人的消化力沒那麼好
仔細想想,如果每個人的消化功能都這麼好,那怎麼還會有食物中毒或過敏問題?食物吃到體內直接就消化分解掉,連作怪的機會都沒有,但事實上不是這樣。
你一定聽過食物過敏,所謂的過敏原大部分都是蛋白質,當過敏原被你吃下肚子後,它不見得會被消化分解,才會有機會接觸到身體各種官器形成過敏反應。
而你所不知道的是,其實人的排遺裡還是有2~3%的蛋白質通過消化系統殘留。這樣就能夠解釋,蛋白質不見得會在胃裡完全分解為胺基酸。
正確的情況是,蛋白質在胃裡會進行程度不同的分解,分解為胺基酸、大小胜肽與少量的蛋白質。
2.要分解到什麼程度?
消化分解是越小越好嗎?不見得,要剛剛好的大小才有作用。
膠原蛋白要能夠被人體有效吸收與利用,主要是二胜肽或是三胜肽形式。研究顯示,膠原蛋白中的機能性二胜肽:Pro-Hyp(脯胺酸-羥基脯胺酸,PO)與Hyp-Gly(羥基脯胺酸-甘胺酸,OG)或是三胜肽:Gly-x-y(甘胺酸-胺基酸-胺基酸),才是功效的來源。

這些胜肽占膠原蛋白的整體量很低,大約只有不到0.2%,想想看若是要吃到足夠的量,需要吃進多少牛骨、豬皮或魚皮?
即然二胜肽、三胜肽才有功效,而我們又吃不了這麼多食物來取得,就請專業可信賴的生技製造廠為我們服務吧。
補充說明
Gly-x-y的意思就是要以甘胺酸為首,加二個胺基酸的定序三胜肽才有效,如果吃到的膠原蛋白是分解成x-Gly-y、y-x-Gly等…,就失去其意義了。
補充膠原蛋白之外,保持運動習慣也很重要
新時代的保養之道不是只靠吃吃喝喝,人活著就要動,即便年老了、關節退化了,也要在補充營養後配合運動來調整健康生活型態。
擷取自嘉義衛生局網站文章:https://cyshb.cyhg.gov.tw/cnpc/News_Content.aspx?n=4FC4024DDD7B0CCB&sms=CB1C9BC3F56DD26F&s=DF66650F8CCBEA87
一般人應從學校初期就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,並力行到終身;每個人能夠從事中等強度的運動(如:快走、騎單車、做家事、健身操、太極、社交舞、桌球…等),每天至少30分鐘,每週宜有5-7天,對於不能勝任上述建議者,可以選擇較低強度的運動,並縮短時間,因為這樣還是會比多處在靜態活動的生活型態來得好。